

了解层析图是层析实验成功的基础
层析图包含了大量的信息,如何快速的获得关键和隐含的信息呢?下边我们将向您介绍层析图常见数值的定义以及其意义。 熟悉这些定义可以帮助快速获得层析图的真正指示含义。
样品洗脱达到最高值的时间。一般从实验开始到目的蛋白最高峰的时间。另外,一种较常见的计算方法是从样品注入到峰顶点的时间。
通过层析柱到洗脱出峰值的液体体积。较常见的方法是测量从样品注入到峰顶点的体积。您也可以从运行开始到峰顶点测量保留体积。
从峰顶点到基线的距离。峰的基线可以是零值或通过数学计算的基线。
单个样品峰面积占总面积的百分比。用于确定产量,纯度和杂质含量。
由于检测器和收集器出口之间的管线长度。该值很重要,因为它用于保证分离组分收集时的准确程度。
尽管层析中有更准确的定义,但通常是指两个相邻峰顶点之间的相对距离。
峰高度一般的地方,峰的宽度的一半,多用来衡量分离效率。值越低,峰的越薄,因此柱效越高。通常,具有较小粒径的柱子将具有较低的WHH值。
层析图例

不对称因子(AS),定义为从峰值到后半个峰中心线的距离除以从峰值到前半个峰中间线的距离。通常,AS是柱装填好坏的指标,填充好的层析柱将具有接近1的AS值。
样品纯度可以通过比较层析图中所有峰的峰面积和所有其他峰直接估算。这通常表示为由峰值区域总峰面积的百分比。但是需要假设目的峰中的蛋白是纯的而且层析图显示样品中所有的蛋白。
当多种蛋白质在同一时间或同时从柱子洗脱出来时,峰出现肩峰,因此较小的峰部分与较大的峰部分合并,成为“肩”。此种情况应优化方法,将肩峰中蛋白分离,以确保目的蛋白浓度。